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 2021-07-27 访问量:1337
2016年4月,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进行主编的《GB 51151-2016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正式发布,从此轨道交通行业增加了一个新的专业:安防集成平台,全国所有在2017年12月1日后设计的新建、改造、扩容线路都必须设立该平台,2019年5月开始了第一条含安防包件线路的招标(包含安防集成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安检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而至2021年上半年,只有不到三条线路开始运营,目前全国轨道交通安防集成平台的招标还未有线路业绩的要求,预计从2022年开始就会有业绩要求,当下是我司进军该产品的绝佳窗口期。
2021年4月25日,江苏安防-轨道交通安防集成平台软件著作权落地,5月25日,公安部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落地:
前后两份文件的落地,标志着江苏安防正式获得了轨道交通安防集成平台的通行证。
安防集成平台是轨道交通继综合监控系统以来最大的一个集成平台,与综合监控不同的是更加侧重于公共安全防范的作用,面向公共安全事件,助力轨道交通行业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处置与回溯功能,该平台设立之后,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各子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整体,不再是孤岛,由独立的安防集成平台统一进行管理,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和联防的资源,使得人员、设备和技术有效联动,保障乘客乘车安全,该平台将会成为技术防范设施设备管理的核心、公共安全状态监视的核心、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进行联动控制的核心、是进行安防事件处置决策和应急指挥的核心。
在国标的要求中,安防集成平台采用三级架构,车站级、线路级、路网级:
在车站级安防集成平台中已接入的5大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安检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作为通过行为识别与人脸识别发现警情的报警源,例如行为识别出打架斗殴、人员扶梯逆行、物品遗留、大客流等警情;也可以作为记录警情发生过程与回溯的工具。
出入口控制系统:可以作为发现有不明人员非法入侵的报警源,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被安防集成平台联动打开各个通道与出入口;
安全检查与防范系统:可以作为在检测到危险品与违禁品情况下的报警源,也可以实时查看安检系统的过包记录,以及通过周围摄像头查看安检现场的过包情况。
入侵报警系统:可以作为发现有不明人员非法入侵的报警源,也可以在安防集成平台上直接对相应防区进行布防/撤防操作;
电子巡查系统:收集电子巡查系统的巡查记录,查看巡查人员的巡查结果,作为人防的代表;
当然,安防集成平台决不仅仅是只能与以上五大系统进行结合,尤其是近两年影响较大的较多的公共安全事件,如疫情:
防疫场景分析
场景1:口罩识别
疫情期间,佩戴口罩是个人防护的基本要求之一,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地铁也要求乘客全程佩戴口罩,所以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未佩戴口罩乘客就很关键。
场景2:体温筛查
在站点入站口,希望能快速识别体温异常乘客,系统及时预警,安保值班人员收到消息后,快速找到该乘客,引导至隔离区,人工复核体温,如体温还是异常,则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比如:拨打120、对接触员工进行隔离、相关区域消毒等。
场景3:乘客密度分析预警
疫情期间,国家倡导人员不聚集,少接触的原则,以减少感染几率。地铁由于人员复杂,人口流动量大,因此迫切需要人员密度分析预警功能。
场景4:发热趋势分析
众所周知,发热是此次新冠疫情的典型症状,而其他疾病如SARS、流感、手足口等,发热也都是其重要指标。地铁作为城市常用交通出行工具,客流量大,如能够利用监测到的体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大样本情况下的体温异常的趋势分析和早期示警,就可以给政府卫生部门提供参考,给疫情预测提供有力依据。以上是安防集成平台针对防疫进行事前预防的几个应用场景。再比如时有发生的地铁雨水倒灌入地铁站事件,安防集成平台结合小型气象站,可以做如下应用。
气象监控应用
应用1:气象监测
在地铁每个车站的关键地点如出入口附近布置小型气象站,安防集成平台可实时监测雨量、风速数据,对不同程度的雨量、风速定义不同的报警等级,在雨量、风速达到一定的阈值后即进行报警,让运营人员及早准备。
应用2:应急预案
在监测到雨量、风速达到一定的阈值后,安防集成平台可向运营人员推出针对该报警的预案,协助运营人员进行先期处置,预案内容可包括:
1) 通知相应的应急人员到位,准备开展车站防汛工作;
2) 将警情告知上级单位,请求援助;
3) 在人机界面上标示出防汛应急物资的位置;
4) 联动乘客信息系统、广播系统使乘客尽快疏散;
5) 结合BIM可给出最优逃生路线。
应用3:大数据分析
有一定数据积累之后,对全线各车站气象报警数量、等级以及预案执行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可对重点车站加强针对性的防护!
虽然,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落地的安防集成平台的实例并不多,但每年建设的线路数量正在逐年递增,各地地铁运营单位把公共安全也是放到了第一位,相信在未来几年之内安防集成平台可以成为地铁智能运营最重要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