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揭榜挂帅,江苏安防助力轨交行业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 2024-04-10 访问量:425

  4月8日下午,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首批“揭榜挂帅”项目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暨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顺利举行,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主任管晓宏,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齐海兵,陕西轨道交通集团董事长宋扬及江苏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金善朝等20余家轨道交通产业链相关科技企业、科研院所负责人出席了活动。

DM_20240619145633_004.jpg

  据悉,研究院由陕西轨道交通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于2023年4月8日联合组建成立,依照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管理主体、需求主体、市场主体,与高校联合打造的“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科技创新平台。

  研究院成立一年来,在首批5个研究方向33个科技创新项目实现“揭榜挂帅”(江苏安防受电弓碳板磨耗测量系统应用研究位列其中),与行业内16家龙头企业组建多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60余企业研发工程师及西安交通大学49名硕博研究生参与研发工作,建成1000余平米的办公场地及500余平米的试验基地,安装调试23台(套)试验设备。8个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电隧巡检机器人等4个项目成果在首届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和第十五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展出。

DM_20240619145633_005.jpg

  活动当天,在交大创新港产教深度融合成果展示大厅和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试验基地,与会嘉宾听取了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介绍,了解了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测试应用情况。

DM_20240619145633_007.jpg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与会嘉宾与路航科技、众合科技等6家揭榜企业负责人围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交流。会议从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度,创新探索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模式,加快未来新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场景应用,力求让轨道交通核心设备产品更好服务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受电弓碳板磨耗测量系统应用研究项目

  项目背景

  受电弓是取电的重要装置,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磨耗,当磨耗达到一定程度后,有很大可能导致暂时性断电,甚至引发轨道交通事故。

  当前针对受电弓磨耗检测大多是以人工目测的方式,很难消除人为误差的产生。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和运行高压电的线路很近,人员会有很大的风险。作业时的断电操作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完成,流程繁琐、效率低下。检测后的数据还需要人工记录和管理,存在错漏的可能性。

  研究内容

  1、高精度高可靠性测量设备-研制较大量程下实现高精度测量的高可靠性3D测量设备;整套设备包括高分辨高速相机、结构光照明设备、采集计算板卡;

  2、具备AI智能分析算法的软件系统-根据采集获取的3D数据和2D画面,实现对受电弓的多参数分析,提取滑板厚度、弓头中心线偏移、车顶异物等信息的分析测量软件;

  3、高精度校准装置-可对3D测量系统进行系统性校准的校准装置;

  4、基于大数据的客户端应用-存储前端测量系统返回的测量数据,具备监控系统状态趋势分析等功能的数据中心软件。

  研究目标

  1、基于3D相机和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在受电弓碳板磨耗检查场景下的运用;

  2、基于点云数据模型在碳板表面磨耗识别技术的运用;

  3、达成无接触、接触网不断电场景下的全自动受电弓碳板检测系统的研发。

  应用前景

  1、城市轨道交通的受电弓碳板磨耗检测;

  2、国铁和高铁的受电弓碳板磨耗检测。

DM_20240619145633_008.jpg